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Life」標籤的文章

菜鳥投資心得

有些朋友想要投資卻不知道怎麼開始,雖然我實際操作也才一年多,但還是想分享個菜鳥心得。 投資工具有很多種,像是外匯、股票、房地產等等,建議可以多接觸多嘗試,因為找到適合自己的比較重要,而不是看別人投資成績很好就選擇那個投資工具,就像是 youtuber 看起來很好賺,但做起來卻不一定適合自己。 要怎麼知道適不適合其實很簡單,看自己是否有想去研究的熱情,有的話八成都是適合自己的,如果不願意花時間學習的工具就建議就不要碰了,像我就不是很喜歡房地產,而是喜歡股票。 選好了投資工具,再來就是學習的資源,學習的資源真的太多了,像是書籍、部落格、 youtuber 、 PTT 等等,但最重要的是判斷來源,例如市面上很多巴菲特的書,但巴菲特根本沒寫書,真要看他寫的就是每年給股東的信;巴菲特年報酬率約 20% ,市面上看到有些書寫獲利 300% ,短期我是相信拉,但長期呢 ? 就給大家自行判斷了。 以股票來說又有很多流派,技術型、成長型、價值型甚麼鬼的一大堆,要怎麼選擇就是看自己能承受的風險,先瞭解風險再談報酬,當接觸的資訊量夠多時,多少能知道自己可以接受的風險,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。 我剛開始接觸股票,是因為選修投資學,蠻幸運的遇到的老師剛好符合我的胃口,一開始當然會教基本面、技術面、籌碼面以及各種經濟指標趨勢分析,但授課期間,老師其實有不斷地強調花再多時間研究,不如直接購買 S&P 500 的 ETF ,當然剛學習時總會想要玩短線,想要一次獲利很多。 補充ETF小知識,以 0050為例子,簡單的說 就是一籃子股票,包含了台積電、中華電信、台塑、統一等等,依不同的比例包含了市值前 50 大的公司。 例如:投資台積電,最大風險就是公司倒閉,而投資 0050 ,最大風險就是50間公司一次倒閉,雖然風險一樣都是倒閉,但一次全倒的可能性就低,風險也相對低;報酬也是相對道理,0050漲幅就看台積電漲幅佔 ETF 的比例。 基本分析舉幾個例子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找資料: 基本面 - 本益比、 ROE 、 BPR 技術面 -KD 、 MACD 、 RSI 籌碼面 - 買賣加數差、主力買賣差 趨勢面 -M1B 、各行業景氣循環 網路上有模擬股市的軟體,我將所學的知識花了大概半年的時間去摸索測試,這段期間有賺也...

2018/6/30-2019/6/30 美股投資紀錄

圖片
2018/6/30-2019/6/30  美股投資紀錄 一年操作一次,股息再投入。 名目報酬率 7% -通膨率 2% =實際報酬率 5% (不含匯兌利益) 相較於美元定存 3% ,這成績還算及格吧。 去年平安夜,美國股市跌到這一年來的最低點,資產最高跌幅達到 14% ,但因為是長期投資,面對這跌幅依然以平常心面對,另一方面是在當兵也沒辦法操作,所以就當作沒看到。 比起台股,美股還是穩定多了,不只下跌的部分都漲回來了,還有賺點錢,雖然還沒出售都只是紙上富貴,未來的走向也不一定,但至少給了我一點操作的信心。 佛系投資年賺 18% 還是年賺 300% 之類的書,真的看看就好,為什麼,因為我就是那個跟著操作的傻子,算是買了個經驗。 現在我只相信巴菲特的那句話,投資最好的方法就是限制自己一生只有 20 次的投資機會。 感謝看不起我的人,感謝相信我的人,讓我更努力成功證明自己。

一日環島 24耐

圖片
這世界本來就不公平,唯一公平的是時間。 2019.06.07 挑戰自己 24 小時內完成一日環島,也就是所謂的 24 耐。 24 耐有很高的風險,疲勞駕駛的狀態就跟酒駕一樣危險,輕則危害到自己安全,重責危害到他人,要挑戰必須做好規劃以及瞭解自身狀況。 建議要有環島、長途騎乘經驗並妥善規劃,不要隨便挑戰。 規劃 不要因為只有一天就不規劃,挑戰需要極高的專注力,反而更應該規劃,因為狀態不佳時,沒辦法想太多,要把注意力都放在路況,而休息地點、加油地點、路線等等,當天都不該花太多心思在上面。 覺得累或是車子有狀況就要立刻休息、查看狀態,如果沒辦法繼續完成就找地方住宿,改以 48 小時形式完成環島,不給自己壓力一定要完成的想法,以輕鬆的態度去面對,還有保險買 2 天以防萬一。 提前休息為原則,不要累了才休息,每次睡眠時間不超過 20 分鐘,因為睡眠 30 分鐘以上會進入深層睡眠,反而睡醒會比較累。 飲食以少量多餐為原則,因為吃太飽血液會在腸胃,反而會比較容易想睡。 因為是 24 耐初體驗,所以選擇最短的路線,可以用 Google Map 抓路線很方便,可以電腦整理再傳到手機,如果超過十個位置,可以改為儲存地點的方式增加位置。 瞭解車輛的平均油耗,抓出安全里程,找出加油站並且預估幾點到、是否有營業,若油表剩兩格就要先加,避免太緊繃。 方向 環島主要可分為順時鐘、逆時鐘,特殊繞八不說明。 逆時鐘,可以沿海岸線騎乘,邊看海景騎乘,最高規格享受風景,但到蘇花、北宜時已經累得差不多了,有可能注意力沒辦法集中,騎乘上較危險,比較推薦多天數環島跑逆時鐘。 順時鐘,雖然不能沿著海岸騎乘,但可以在身體狀況最好時攻略山路,避免突發狀況,來不及反應。 出發時間 原本規劃天亮時剛好到北宜路口,因為天亮比較好跑也比較安全,抓四個小時台中到台北,所以是凌晨一點出發。 但後來考量,生理時鐘大概是 12 點以後開始進入深層睡眠,如果在 1 點出發,到最後的第 24 個小時,會是最累最睏的時候,為了避免憾事發生,所以改為 12 點出發,讓平時睡覺的時間最有精神。 以上安全性考量,所以放棄海景,以逆時鐘方向進行,出發時間晚上 12:00 。 開始旅途前 裝備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