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鳥投資心得
有些朋友想要投資卻不知道怎麼開始,雖然我實際操作也才一年多,但還是想分享個菜鳥心得。 投資工具有很多種,像是外匯、股票、房地產等等,建議可以多接觸多嘗試,因為找到適合自己的比較重要,而不是看別人投資成績很好就選擇那個投資工具,就像是 youtuber 看起來很好賺,但做起來卻不一定適合自己。 要怎麼知道適不適合其實很簡單,看自己是否有想去研究的熱情,有的話八成都是適合自己的,如果不願意花時間學習的工具就建議就不要碰了,像我就不是很喜歡房地產,而是喜歡股票。 選好了投資工具,再來就是學習的資源,學習的資源真的太多了,像是書籍、部落格、 youtuber 、 PTT 等等,但最重要的是判斷來源,例如市面上很多巴菲特的書,但巴菲特根本沒寫書,真要看他寫的就是每年給股東的信;巴菲特年報酬率約 20% ,市面上看到有些書寫獲利 300% ,短期我是相信拉,但長期呢 ? 就給大家自行判斷了。 以股票來說又有很多流派,技術型、成長型、價值型甚麼鬼的一大堆,要怎麼選擇就是看自己能承受的風險,先瞭解風險再談報酬,當接觸的資訊量夠多時,多少能知道自己可以接受的風險,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。 我剛開始接觸股票,是因為選修投資學,蠻幸運的遇到的老師剛好符合我的胃口,一開始當然會教基本面、技術面、籌碼面以及各種經濟指標趨勢分析,但授課期間,老師其實有不斷地強調花再多時間研究,不如直接購買 S&P 500 的 ETF ,當然剛學習時總會想要玩短線,想要一次獲利很多。 補充ETF小知識,以 0050為例子,簡單的說 就是一籃子股票,包含了台積電、中華電信、台塑、統一等等,依不同的比例包含了市值前 50 大的公司。 例如:投資台積電,最大風險就是公司倒閉,而投資 0050 ,最大風險就是50間公司一次倒閉,雖然風險一樣都是倒閉,但一次全倒的可能性就低,風險也相對低;報酬也是相對道理,0050漲幅就看台積電漲幅佔 ETF 的比例。 基本分析舉幾個例子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找資料: 基本面 - 本益比、 ROE 、 BPR 技術面 -KD 、 MACD 、 RSI 籌碼面 - 買賣加數差、主力買賣差 趨勢面 -M1B 、各行業景氣循環 網路上有模擬股市的軟體,我將所學的知識花了大概半年的時間去摸索測試,這段期間有賺也...